在零下15摄氏度的天天盈球严寒中,德国阿尔滕贝格雪橇世界杯分站赛于本周日落下帷幕,这场被誉为“冰雪F1”的赛事吸引了全球顶尖选手的参与,最终德国传奇选手托比亚斯·温德尔以0.03秒的微弱优势摘得男子单人雪橇金牌,延续了东道主在该项目的统治地位,而19岁的挪威新秀埃里克·霍尔姆则以一匹黑马的姿态闯入前三,成为本届赛事最大亮点。
35岁的温德尔是雪橇界的常青树,曾三度问鼎世锦赛冠军,本站比赛中,他在首轮滑行中因一次轻微擦碰弯道墙壁暂列第二,但次轮凭借近乎完美的技术调整,以1分38秒22的总成绩逆转夺冠。“我天天赢球知道自己不再年轻,但经验和对赛道的理解帮了我,”温德尔赛后表示,“每一次滑行都可能是最后一次,所以我格外珍惜。”
温德尔的胜利也引发了对雪橇运动员职业寿命的讨论,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顾问马克·舒尔茨指出:“现代训练方法和装备革新让选手的巅峰期延长,但像温德尔这样保持20年顶级状态的仍是奇迹。”
相比之下,挪威小将霍尔姆的爆发更令人意外,首次参加世界杯分站赛的他以1分38秒31获得铜牌,甚至在第二轮滑行中创造了全场最高时速138.7公里,霍尔姆的教练奥拉夫·彼得森透露:“他从小在奥斯陆郊外的天然冰道上训练,对高速过弯有独特直觉。”
霍尔姆的出色表现让挪威媒体惊呼“新王降临”,该国雪橇协会已宣布将为他定制更轻量化的雪橇,以备战明年世锦赛。
女子单人雪橇比赛中,德国名将安娜·贝雷特以1分39秒15夺冠,但赛后焦点却集中在俄罗斯选手叶卡捷琳娜·伊万诺娃身上,伊万诺娃在终点前因雪橇轻微偏移被判定违规,成绩取消,俄罗斯代表团已提出申诉,称“裁判未考虑冰面不平整的客观因素”,国际雪橇联合会承诺将复核录像,结果将于下周公布。
压轴的团体接力赛中,奥地利队凭借最后一棒选手卢卡斯·迈尔的稳定发挥,以0.12秒优势击败德国队,这是自2013年以来,德国队首次在主场丢掉该项目金牌,迈尔赛后激动地说:“我们研究了德国队的每一场比赛录像,终于找到他们的弱点——第二弯道的加速节奏。”
本届赛事还展示了雪橇装备的最新科技,意大利队试用了3D打印的碳纤维舵刃,可将过弯摩擦力降低7%;而美国队则因使用未经批准的加热装置被罚款5000欧元,加拿大选手莎拉·陈在训练中遭遇侧翻,虽无大碍,但再度引发对赛道安全性的质疑,阿尔滕贝格赛道以“死亡弯道”著称,过去五年共发生11起严重事故,国际雪橇联合会表示,将在下赛季强制推行新型头盔防护标准。
中国雪橇队本次派出4名选手参赛,最好成绩为张伟在男子单人项目中位列第15名,领队李明坦言:“我们与欧洲强队的差距主要在弯道技术上,下一步将赴瑞士进行专项训练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队使用的国产雪橇在直线加速测试中已接近国际一流水平,德国《冰雪运动》杂志评价称“中国制造正在改写游戏规则”。
随着米兰冬奥会临近,雪橇运动的竞争格局悄然变化,传统强国德国、奥地利仍占据主导,但挪威、中国等新生力量的崛起为项目注入了活力,国际奥委会委员阿妮塔·德弗朗茨在现场观赛后表示:“这项运动需要更多元化的冠军面孔,才能吸引新一代观众。”
本届世界杯的精彩表现无疑为雪橇运动书写了新的篇章,当温德尔站在领奖台上亲吻金牌时,看台上一位小球迷高举的标语或许是最好的注解——“速度与勇气,永不老去”。